利津縣地圖高清版大圖是非常標準的地形風貌圖,將所有的交通路線、鄉鎮分布以及出去位置都進行的規劃分類,以及途徑的河流大小也符合真實的比例,用戶可以根據此圖來判斷路線方位,查找對應的地標。
利津縣,隸屬于山東省東營市,位于山東省北部,介于東經118°07′—118°54′,北緯37°22′—38°12′之間,南北長102.5千米,東西寬8.5—25千米,總面積1665.6平方千米。
地質構成
利津縣境地處華北斷坳濟陽凹陷之東部,境內廣為第四系掩蓋,無基巖初露。第四系之下發育有太古界、寒武系、奧陶系、朱羅—白堊系和第三系。陳家莊凸起,橫陳縣境中部,大致呈東西向分布,其南北分布屬東營凹陷和沾化凹陷,濱州凸起的東段也伸入境內。境域內斷裂構造發育,活動強度大,并具有階段性特點。境內巖漿活動不甚發育。
地形地貌
利津縣境地勢向東北傾斜,西南高,東北低,近黃河處高,遠黃河處低。西南端地面平均海拔11.5米,東北端沿海灘涂地面平均海拔2米,自然比降為1/11000。
氣候特征
利津縣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,雖臨渤海,但大陸性強,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。全年氣候溫和,光照充足,四季分明。春季風多雨少,氣候干燥;夏季降雨集中,氣溫偏高;秋季氣溫急降,雨量驟減;冬季寒冷干燥,雨雪稀少。全縣氣候突出特征是冬春干旱,夏季多雨,晚秋偏旱。
利津縣博物館
占地面積約1.4萬平方米,建筑面積7168平方米,展廳面積6410平方米,2011年10月26日正式開放,主要承載文物存儲、人文歷史展覽、黨性教育、城市發展規劃展望和綜合服務等功能,是一座集存儲、陳列、展覽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。現為省級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、市級青年文明號、國家AAA級旅游景區。
鳳凰城濱河休閑旅游區
景區南起宮家險工,北至王莊險工,全長27.5千米,整體布局為“一帶三區六節點”。
“一帶”指以黃河大堤為軸的黃河生態景觀帶,“三區”是指黃河休閑觀光區、黃河文化展示區、黃河生態農業體驗區,“六節點”分別為和樂園、黃河外灘、東津濕地、龍門灣、印象農莊和西瓜樂園。現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,國家級水利風景區,山東省自駕游營地。
網友評論